安吉白茶芽
白烨1号茶树品种原名安吉白茶,曾使用大溪白茶、何山白茶、湖州白茶等名称。考虑到产权和商品干茶与茶树品种相同,概念容易混淆,2004年命名为白烨1号。
安吉白茶族
白烨一号茶树原产于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海拔800多米的桂家场。只有一簇树龄超过100年的野生白茶丛。生长环境多山多雾,以竹、木为主的森林终年翠绿。
花山颜刚母岩风化成的土壤含有较多的钾、镁等微量元素。全年无霜期短,冬季低温时间长。过去绝对低温往往在-10摄氏度以下,相对湿度较大。在这种生态条件下出现的突变体形成独特的遗传特征,
有规律的变白变绿现象和高氨低酚的特征。
20世纪70年代,安吉县的林业工作者发现了这种茶树。
1980年8月,县政府拨款保护。
左:盛振干右:刘一民
1981年,浙北茶树良种繁育研究组成立。1982年4月,课题组从野生茶树上砍下537根插条,在县林业所进行短插条,成活288根。
1983年3月移植到良种试验田,种植82丛,成活75丛,结束了白茶1号只有一丛的历史。
近年来,安吉白茶园已初具规模。
1987年成立安吉白茶开发基地实验研究组,从试验田母本上剪下插条继续繁育。到1990年底,在县林科所建立了5.6亩的基地。
安吉白茶国家示范区
推广阶段:1
1990年,安吉县西龙乡鼓励当地人种植安吉白茶。到1995年,西龙乡有数百亩安吉白茶,计划建设“千亩白茶基地”。1996年,安吉县可恢复茶园达到200亩,干茶年产量不到1000斤。
1996年每500克价格1500-2200元。
1997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为590亩。
1998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328亩。
1999年,我们建成了万亩茶园基地,并向万亩茶园迈进。
2000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已达万亩,年产量6000公斤,产值近2000万元。规划建设“西龙乡黄渡村、桂山林场”安吉白茶示范园。
2001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.6万亩,年产量1.8万公斤,产值过亿元。
2002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.8万亩,年产量13.5吨,产值1.2亿多元。
2003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2.5万亩,年产量150吨,产值1.5亿元。
2004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,年产量200吨,产值2亿元。
2005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3.7万亩,年产量270吨,产值3.5亿元。
2006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4.5万亩,年产量330吨,产值3.5亿元。
2007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5万多亩,年产量370吨,产值4亿元。
安吉白茶园
推广阶段:二
2008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9.1万亩,年产量675吨,产值6.75亿元。“安吉白茶”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875元,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20%。
2009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9.35万亩,年产量800吨,产值7.8亿元。产业链上种植户5800人,从业人员20万人,直接增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近2000元。
从2010年开始,为了防止毁林开荒和种茶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,安吉县政府严格控制安吉白茶的种植面积,基本维持在10万亩左右。产量达到850吨,产值近10亿元。
2011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发展到近10万亩,年产量1000多吨,产值11.6亿元,产业链从业人员20多万人。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。
2012年,安吉县白茶面积已达10万亩,年产量1200吨,产值13.3亿。
2013年,安吉县白茶面积已达10万亩,年产量1300吨,产值14.5亿。
保护阶段:
2014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,种植户15800余户,茶叶加工企业350家,安吉白茶产业链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。年产量达1800吨,产值20.16亿元。
仅此一项,就能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800多元。2014年,安吉县林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毁林毁竹种茶行为,加强森林资源保护,维护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。
2015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,种植户15800余户,茶叶加工企业350家,茶叶专业合作社31家,安吉白茶产业链从业人员20余万人。安吉白茶产量达1870吨,产值22.24亿元。
安吉36万农民实现人均增收5900元。
2016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,年产量1870吨,产值22.58亿元。
2017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7万亩,年产量1860吨,产值24.74亿。
2017年7月,安吉县发布《禁止毁林毁竹种茶长效管理十六项举措》号通告,决定在全县林区范围内禁止一切毁林毁竹、种茶行为,加强森林资源保护,维护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。
2018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7万亩,年产量1860吨,产值24.74亿元。
2019年,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,总产量1890吨,总产值25.3亿元,使全县人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,连续9年跻身全国10大公共茶品牌。
2020年..